此《周易集注》(易经来注)是明代学者来知德所撰易学著作。全书十六卷,前附易学杂说、易学六十四卦启蒙。其内容以象数为方法,以义理为旨归,以《系辞传》“错综其数”、“非其中爻不备” 二语贯串上下经六十四卦,纵横推阐,多有创获。此为明万历三十八年张惟任虎林重刊本。

据可见文献与现存版本可知,其书初刻于郭子章,在郭本之后形成张惟任虎林系统、史念冲刻本系统和刘安刘删芟系统。这三个系统即是来氏《易集》的早期版本。史念冲本不见翻刻,其他二系统则流衍较广。郭子章本今已不见,但张惟任本直承郭本而来,于众本中刊刻时间最早又未经删芟,因而其重要性显然易见。关于虎林本所用的底本,张惟任序云:“先生《易注》其本原程朱,会通诸儒而阐明未备良多,其精义妙法俱自错综出,大中丞青螺郭公已表章其旨,海内称慕之而不尽见,其板在蜀者又多漫漶灭没,予令巫山时与先生有往还,敬其人爱重其书,爰历吴越下鹾司重订之,而梓以布焉”。黄汝亨序亦云:“郭青螺先生深著明其说,刻之蜀中,而予同年直指张公复诠其精义于简端,重付剞劂氏,嘉惠海内”。二序透露出来的信息都指向郭青螺(字子章)本,特别是黄汝亨说得更明白。张公张直指,即是张惟任。[吴伟.《周易集注》的早期版本 [J]. 图书情报工作, 2011, 55(11): 144-147.]

四库提要

明来知德撰。知德字矣鲜,梁山人。嘉靖壬子举人。万历三十年总督王象乾、巡抚郭子章荐授翰林院待诏。知德以老疾辞,诏以所授官致仕。事迹具《明史·儒林传》。知德自乡举之后,即移居万县深山中,精思《易》理。自隆庆庚午至万历戊戌,阅二十九年而成此书。其立说专取《系辞》中 “错综其数” 以论《易》象,而以《杂卦》治之。错者阴阳对错,如《先天圆图》《乾》错《坤》,《坎》错《离》,八卦相错是也。综者一上一下,如《屯》、《蒙》之类本是一卦,在下为屯,在上为蒙,载之文王《序卦》是也。其论错有四正错,有四隅错。论综有四正综,有四隅综。有以正综隅,有以隅综正。其论象,有卦情之象,有卦画之象,有大象之象,有中爻之象,有错卦之象,有综卦之象,有爻变之象,有占中之象。其注皆先释象义、字义及错综义,然后训本卦本爻正意。皆由冥心力索,得其端倪,因而参互旁通,自成一说,当时推为绝学。然《上、下经》各十八卦本之旧说,而所说中爻之象亦即汉以来互体之法,特知德纵横推阐,专明斯义,较先儒为详尽耳。其《自序》乃高自位置,至谓孔子没后而《易》亡,二千年有如长夜。岂非伏处村塾,不尽睹遗文秘籍之传,不尽闻老师宿儒之论,师心自悟,偶有所得,遽夜郎自大哉?故百馀年来,信其说者颇多,攻其说者亦不少。然《易》道渊深,包罗众义,随得一隙而入,皆能宛转关通,有所阐发,亦不必尽以支离繁碎斥也。

刊印信息
明万历三十八年(庚戌 1610)张惟任虎林刊本
校订姓氏末记:大明萬曆三十八年重校刻於浙之虎林郡南屏山
作者信息
明代 来知德 集注
行款版式
十册。半叶框 21.7 x 15 厘米,九行行二十字, 白口单鱼尾,四周单边,上方记书名「易經集註」
序文信息
重刻來瞿唐先生易註序:萬曆辛亥仲春之吉古淄後學高舉撰
重刻來矣鮮先生易註序:武林黃汝亨撰
重刻來矣鮮先生易註序:萬曆庚戌歲 陽月關中張惟任仲衡父撰
周易集註序:萬曆戊戌春三月念二日梁山後學來知德序
刻來瞿唐先生易經集註序:歲萬曆己亥閩南徐博卿撰
來矣鮮先生易註序:歲萬曆辛丑友人泰和郭子章撰
跋文信息
萬曆己亥夏午月吉旦門生戴誥頓首謹識
收藏来源
此为日本内阁文库藏本
参考文献
目录

重刻来瞿唐先生易注序(高举撰)、重刻来矣鲜先生易注序(黄汝亨撰)、重刻来矣鲜先生易注序(张惟任撰)、周易集注序(来知德撰)、刻来瞿唐先生易经集注序(徐博卿撰)、来矣鲜先生易注序(郭子章撰)、校订姓氏
易经杂说、易学六十四卦启蒙

卷一
卷二
卷三
卷四
卷五
卷六
卷七
卷八
卷九
卷十
卷十一
卷十二
卷十三:系辞上传
卷十四:系辞下传
卷十五:说卦传、序卦传、杂卦传
卷十六:系辞上下传、补定周易说卦传

戴诰跋

卷首题:梁山來知德集註

来知德,明代理学家、易学家,著名诗人。 字矣鲜,别号瞿塘,明夔州府梁山县(今重庆市梁平区)人。来氏一生著述颇丰,其生平最重要的著作当是《周易集注》一书,是其从穆宗隆庆四年(1570)至神宗万历二十七年(1599)凡二十九载研究的结晶,为明代易学方面的重要成果。

发表评论